众所周知,电力变压器不是理想的电容电感模型,必然存在能量损耗。这个能量损耗,对用户来讲是实实在在的电费支出,对设备制造厂来讲是产品的性能挑战,对国家来讲是电力能源的不断消耗。
从这些角度来讲,电力变压器损耗问题,其实是个大问题。这类与电力能源和费用支出相关的问题,其实都是值得关注的。
从用户的角度来讲,用电损耗是实实在在的电费支出,虽然这个变压器的损耗部分,在整个单位用电量中的比例通常很小。不过,从企业能源管理的角度,无论是出于节能减排的目的,还是出于企业合理配置能源、精细规划管理的目的,关注电力变压器的损耗和效能,都是一件可圈可点的事。
从电力设备购置的环节来看,电力变压器也像我们买家用电器(空调、冰箱、洗衣机、热水器等)一样,有不同的能耗能级和价格高低之分。如果能级高、用电损耗低,自然是好事,不过如果能够结合购置价格、计划用电期限、资金的时间价格等,比一比总的费用投入,才能够选出更合适的电力变压器,而不应单单从购置费用或者能级等单一参数来决定选型。
从使用过程中来讲,需要遵循变压器能量转换的客观规律进行合理配置负荷情况。变压器损耗主要包括铁损和铜损两个部分,其中,铁损与变压器铁心材料品质及铁心饱和程度有关,而与负荷情况关系不大,因此近似认为变压器工作电压不变时,铁损也不变;而铜损与负载电流密切相关,与负载率的二次方成正比。因此,总的来看,变压器的效率时随负载情况变化的。研究表明,一般变压器的较大效率发生在负载率50%~60%、变压器的铜损与铁损之比在3~4的情况下,这时候变压器的平均经济效益较高,使用中可以参考该客观规律进行负荷的配置。
随着企业能源监控平台的部署和管理工具的进步,企业用户也可以通过监测各种运行参数状态下的用电效能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测算变压器的实际损耗,找出经济运行区间进而有针对性的调整负载情况,这也是企业降低变压器损耗、节省电能费用的新型管理手段。
不得不讲,电力变压器的选材质量、结构设计、工艺水平等,对变压器的损耗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从产品的角度来讲,这些损耗是多方面的。
如,空载损耗,其中99%以上是铁心片中的损耗,可以用损耗系数(或工艺系数Building Factor)来表示和计算,它与铁心片的材质、设计结构和制造工艺等诸多因素有关;
而负载损耗,包括绕组和引线的直流电阻损耗、导线在漏磁场中产生的涡流损耗、并联导线中因漏磁场引起的不平衡电流损耗、漏磁场在结构件(如夹件、压板、油箱等)中引起的涡流损耗、漏磁场在铁心片中引起的附加损耗等;
除此之外,变压器设备冷却装置的油泵和风扇等外部附件,也有一定的损耗。虽然,外部附件的损耗不像内部损耗那样,产生的热量对变压器的温升、绝缘材料的影响那么严重,但外部冷却装置对内部损耗产生热量的散热降温却意义重大。